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质学论文_白家海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高分辨

来源:岩性油气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5-24 03: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1 旋回界面的识别 2.1.1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冲刷面 2.1.2 叠置组合突变面 2.1.3 湖泛面 2.2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1 旋回界面的识别

    2.1.1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冲刷面

    2.1.2 叠置组合突变面

    2.1.3 湖泛面

2.2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2.1 长期基准面旋回

        (1) LSC1上升半旋回。

        (2)LSC1下降半旋回。

    2.2.2 中期基准面旋回

        (1)MSC1旋回。

        (2) MSC2旋回。

        (3)MSC3旋回。

3 格架内岩性油气藏研究

3.1 砂体分布模式

3.2 岩性油气藏纵向分布

3.3 岩性油气藏平面分布

4 结论

文章摘要: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为白家海地区油气勘探重要层系之一,层序地层格架存在争议,层内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研究较少,阻碍侏罗系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露头、岩心、地震及钻测井等资料分析,明确岩性油气藏在研究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工河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及9个短期旋回;所建立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在区内等时对比应用较好。岩性油气藏发育受控于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演化,不同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集砂体发育范围和叠置方式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岩性油气藏类型时空分布发生变化。其中,MSC1和MSC3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推测靠近阜康凹陷附近,MSC2有利于形成大面积油气藏。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51/j.cnki.61-1149/p.2022.02.017

论文分类号:P618.13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网址: http://www.yxyqczz.cn/qikandaodu/2022/0524/638.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构造因素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下一篇:地质学论文_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原理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