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质学论文_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原理与实

来源:岩性油气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6-30 04: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挑战 1.1 油气勘探研究进展 1.1.1 油气苗找油气阶段(1080—1861年) 1.1.2 圈闭找油气阶段(1861—1934年) 1.1.3 油气系统理论找油气阶段(1934—2000年) 1.1

文章目录

1 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挑战

1.1 油气勘探研究进展

    1.1.1 油气苗找油气阶段(1080—1861年)

    1.1.2 圈闭找油气阶段(1861—1934年)

    1.1.3 油气系统理论找油气阶段(1934—2000年)

    1.1.4 非常规油气藏勘探阶段(2000—2020年以后)

1.2 非常规油气勘探理论相较常规油气理论的重大突破

    1.2.1 非常规油气勘探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1.2.2 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相较常规油气勘探理论的重大突破

        (1)产状特征差异

        (2)形成条件差异

        (3)动力机制差异

        (4)分布规律差异

1.3 油气勘探实践面临的重大挑战

    1.3.1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之间关联性不明,无统一成因模式和分类方案

    1.3.2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形成分布的边界领域不清,判别标准仍处于探索中

    1.3.3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形成分布的主控因素不明,联合成因模式尚未建立

    1.3.4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量和剩余资源潜力分布不明,发展方向难以预测

2 全油气系统的概念与研究思路

2.1 全油气系统概念的起源与基本内涵

    2.1.1 油气藏的形成分布受多种地质条件控制

    2.1.2 油气系统理论概述了浮力主导下多因素联合的成藏作用

    2.1.3 油气系统理论及其在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2.1.4 全油气系统新概念与研究意义

        (1)全油气系统基本概念

        (2)全油气系统与相关概念术语的区别和联系

        (3)开展全油气系统研究的意义

2.2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的内容与思路

    2.2.1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内容

    2.2.2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

        (1)基于“三层面课题”研究全油气系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特征

        (2)基于“三方面结合”研究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差异性和关联性

        (3)基于油气藏剖析结果和统计模拟结果研究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差异性和关联性

2.3 定量评价的方法原理与工作流程

    2.3.1 依据油气门限概念剖析全油气系统内油气的运聚成藏机制和特征

    2.3.2 依据油气门限的控藏作用研究全油气系统内油气藏的形成分布特征

    2.3.3 依据油气门限的联合控藏作用研究全油气系统内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

    2.3.4 基于油气门限联合控藏模式实现全油气系统油气资源潜力定量预测和评价

3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原理与研究实例

3.1 全油气系统的3类10种油气门限

    3.1.1 油气运聚门限与地质意义

    3.1.2 油气动力门限与地质意义

    3.1.3 油气分布门限与地质意义

3.2 运聚门限联合控油气资源形成模式

    3.2.1 源岩生烃总量评价

    3.2.2 源岩排出烃量评价

    3.2.3 油气聚集量评价

    3.2.4 无价值聚集烃量评价

    3.2.5 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

    3.2.6 实用意义与研究实例

        (1)依据排烃门限排除高 TOC含量假源岩,有效缩小勘探范围

        (2)依据排烃门限识别出低 TOC 含量有效源岩层,拓展有利勘探领域

        (3)评价有效资源量并指导探井部署取得重大突破

3.3 动力门限围合控油气藏分布模式

    3.3.1 自由动力场控制的常规油气藏形成分布

    3.3.2 局限动力场控制的致密油气藏形成分布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网址: http://www.yxyqczz.cn/qikandaodu/2022/0630/639.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白家海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高分辨
下一篇:地质学论文_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油气成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