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打通通往深地的“寻宝路径” 塔里木油田找到我

来源:岩性油气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3 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7月中旬,塔里木油田(以下简称油田)传来喜讯:上半年油气勘探成果丰硕。在主产层一般埋深8000米的福满油田,发现了我国最大的超深海相断控裂缝洞。 10亿吨级石油规模储量区的

7月中旬,塔里木油田(以下简称油田)传来喜讯:上半年油气勘探成果丰硕。在主产层一般埋深8000米的福满油田,发现了我国最大的超深海相断控裂缝洞。 10亿吨级石油规模储量区的发现,为油田深部和超深部地层增添了新动能。

富满油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深、最大的碳酸盐岩挥发油油藏,开采难度居世界前列。该油田经过6年攻关,攻克了高质量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和超深复杂碳酸盐岩井部署技术等技术难题,新井成功率由75%提高到95%以上。目前。

富满油田是油田依托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集群啃下的“硬骨头”之一。 “十三五”期间,该油田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一等奖7项,实现了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先”的跨越。 ——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它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向深油田进军,促进了我国深油田技术、装备和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进入超深层,担负塔里木重任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供应紧张,油气依赖程度有增无减。超过国际警戒线,能源安全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塔里木盆地浅层油气藏已基本发现。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超深层油气资源。埋藏在6000米以上的油气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3.2%和63.9%,超深层油气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9%。 ,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深入研判内外部发展形势,油田清醒认识到,寻找战略接替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大盆地大场景,跳出“热炕头”,提升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做到“粮在手,心不慌”。

敢为人先,打破传统工程地质约束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整体压缩、层状变形、垂向叠加、联动推进”8个构造变形阶段”。结构极其复杂。在全球衡量钻井难度的13项指标中,塔里木有7项指标位居第一。

面对“世界罕见,中国绝无仅有”的世界级难题,油田不断深化地质理论认识,重新审视地下,进而设立9大基础,包括结构、沉积和堆积。研究课题,一点一点勾勒出通往深地的“寻宝之路”。

该油田针对超深工程技术瓶颈,制定了“六优六增强”工程技术实施方案,重点在复杂难钻地层、井筒快速钻进极端条件下的完整性,深地层复杂的压力系统安全地隔离了三个关键技术瓶颈,为超深钻削了“钻石钻”。

直面挑战,突破深地三大关键问题

面对油气成藏、工程技术、盈利性勘探三大关键问题,两个关键在油田创新理论、四大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和六大工程配套技术等方面形成超深层油气地质,打造地震质量提升、钻井速度提升、开发生产提升三把“利剑” .

从“宽线+大组合”二维地震到三维地震,从“B超”到实施“CT检查”,油田不断加强物探部署和研究,覆盖塔里木盆地。 “大网”亮了地质学家的“眼睛”,库车山山麓一、二类地震资料支持率从50%提高到83%。

近年来,油田地质认识不断深化,新区新区盆地地层和构造格局明确,确定三大生烃中心,确定勘探主攻方向。

在库车山前,研究人员清楚地了解盐下构造形成带的规律,意识到有“圈”必有“藏”;在台盆区,明确掌握碳酸盐岩走滑 根据断控储储规律,在小油藏中发现了大油田,突破了油气聚集的“死亡极限”。

把握钻井“领先”工程、油田铸造工程技术“切割利器”,整合配套超深井钻井技术、“量身定制”优化井结构,不断提高复杂岩性地层提速模板,库车 山前每口井的钻井周期从600天缩短到289天,盆地地区每口井的钻井周期从200天缩短到131 天。 “钻得快,建得好”是一个重大飞跃。

围绕“难产”储量,以精准改造技术装备油田形成超深复杂储层,推广缝网酸压压裂和压裂技术应用,使石油气藏可以“脱贫致富”。单井油气产量继续攀升。实施油藏改造后,单井开放流量平均提高5倍以上,单井平均产量超过东部油田10倍。

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网址: http://www.yxyqczz.cn/zonghexinwen/2021/0823/486.html

上一篇:中石油特等劳模风采|张永平科研路上自强不息
下一篇:找油本领哪家强?2021年石油地质勘探开发行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