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束缚动力场控制的页岩油气藏形成分布
3.3.4 动力场控藏模式的研究意义与实际应用
(1)构造稳定条件下,由局限动力场控制形成广泛连片的非常规致密油气藏
(2)构造活动较大条件下,局限动力场控制的含油气性随构造部位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3)不同盆地中油气动力场控藏基本特征的差异性比较[35]
3.4 分布门限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
3.4.1 功能要素组合成藏模式的内涵
3.4.2 功能要素组合成藏模式随动力场不同而变化
3.4.3 功能要素组合成藏模式研究意义与应用实例
(1)渤海湾盆地自由动力场多要素组合成藏预测评价
(2)塔里木盆地深层“多动力-多期次-多要素”叠加复合成藏区预测评价
(3)四川盆地川西地区须家河组致密气多要素组合成藏过程预测评价
(4)油气富集门限研究与有利钻探目标优选
4 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研究发展方向
4.1 基于油气门限组合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对全油气系统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进行统一成因分类
4.2 基于油气门限研究全球油气系统剩余资源潜力
4.3 基于油气门限研究评价全球水合物资源潜力
5 结 论
文章摘要:人类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已超过150年,油气勘探进展大致划分为油气苗找油气、圈闭找油气、油气系统理论找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藏勘探4个阶段。非常规油气勘探是对常规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在经典油气地质理论认为不可能形成油气藏的禁区发现了大量连续分布的非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虽然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才能获得有效产能,但具有广泛连续的分布特征且资源潜力巨大,与常规油气藏的最大差异在于其运聚成藏不受浮力主导和圈闭控制。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包括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的差异性表征困难、无统一分类方案、分布边界不清、无量化判别标准、关联性不明、尚未建立起联合成因模式等。全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新的理论指导,其研究内容涉及油气成藏全要素、形成演化全过程、资源分布全系列、预测评价全方位。基于全油气系统的学术思想,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课题的资助下,以油气门限控藏研究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了中国6个代表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12 237口探井中80 762个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的钻探结果,并与北美地区已发现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进行对比,结合全球1 186个盆地已探明的52 926个油气藏的差异性统计分析,在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研究中取得了4方面成果:(1)发现全油气系统内普遍存在3类10种油气门限,揭示其成因机制和控油气特征,提出了研究方法和判别标准;(2)建立了油气运聚门限联合控油气资源形成分布模式,提出了有效资源量预测评价新方法;(3)建立了动力场控油气藏分布模式,提出了有利成藏领域和成藏区带预测评价新技术;(4)建立了分布门限组合控藏模式,研发了有利成藏区带和钻探目标优选新技术。全油气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成因分类、剩余资源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成效展示了未来全油气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P618.13
文章来源:《岩性油气藏》 网址: http://www.yxyqczz.cn/qikandaodu/2022/0630/639.html
岩性油气藏投稿 | 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岩性油气藏版面费 | 岩性油气藏论文发表 | 岩性油气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岩性油气藏》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